嘉泽财经 基金资本 市场利率不停地下,多元化的红利更让人牵挂

市场利率不停地下,多元化的红利更让人牵挂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就在不停地试探底线,相继突破2%和1.95%的大关,创下自2002年4月以来的新低。

而12月9日的会议通告发布后,这周的债牛表现那叫一个任性,1.94,1.93,1.92,1.91,1.90,1.89,1.88,1.87,1.86,1.85,1.84,1.83,1.81……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踏步地向1.0阶段前进,甚至有段子调侃:债券收益率狂下,固收从业人员是不是该改写简历了?

对此,我们感受更深的则是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又跌了。目前货基的平均年化收益还在1.55%,但那几只“巨无霸”们已然跌破1.3%。

我去看了一眼收益率走势,忍不住再一次感叹:全民“宝宝们”的时代或许要告一段落了。

国债和货基收益率持续下行,其实是市场整体利率不断下行的一个切面。与其说“宝宝们”的时代真的结束了,不如说是低利率时代是真的来了。

当存款、货币基金、保险这些曾经让我们闭眼放心入的低风险投资品,越来越无法给我们提供满意的收益时,新的投资方向又在哪里?

01

红利是低利率时代的答案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入“1”时代的同时,我们看到红利又涨回来了。从11月26日到现在,中证红利指数涨了4.5%,而股息率仍有2.94%。(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4/12/10)

红利这样的高股息资产,其实就是在利率不断走低的宏观背景下,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的大方向之一。

每当利率下一个台阶,理财经理都会告诉我们“要试着拥抱权益、接受波动,去争取更高的收益”。这句话没错,但其实可以更细分一下,我们投资权益市场的时候,赚的是哪几部分钱?

答案大致包括:企业盈利和成长的钱,估值修复的钱和分红的钱。

这其中,分红的钱是相对好赚的,因为不太需要像赚估值的钱那样要好好择时,也不太需要像赚成长的钱那样要承受比较高的波动。

赚分红的钱,简单理解,就是买入股息率比较高的公司,从而享受分红。而且一般来讲,能分红的公司都是各自行业内处于成熟期且盈利比较稳定的大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企业的经营韧性会好很多,波动相对也会低一些。

总结下来,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红利是在某种意义上以承受相对不高的波动,去赚权益市场上相对好赚的那部分钱。

但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光占好处、不占坏处的,红利股也有它的短板。

比如,有些红利股是周期股,像煤炭、有色等,在顺周期的时候涨得有多欢,逆周期的时候哭得就有多惨。

再比如,像香港一些地产股,曾经是高股息的典范,但是股息分着分着,公司没了。这就是只看股息容易陷入的股息率陷阱。

所以,配置高股息资产也不像大家想得那般简单。红利指数基金是一种方式,可以赚取红利投资的一个平均收益。

但是,指数产品的选股规则是偏静态的,投资的标的也是相对固定的(一年或者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很难主动去规避掉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

这时候,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就发挥了主动的价值,他们通过基本面研究,一方面在红利股中优中选优、获取超额,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剔除了可能存在瑕疵或者陷阱的标的。

这几年,红利投资比较火,市场上投红利的基金也有一些,但大家在选的时候会发现,要选出好的红利类主动基金并不简单,毕竟,近几年有不少红利主动基金其实没跑过指数。

我看到长江证券有篇研报,将成立于2023年之前、规模超过2亿的红利主题主动管理产品构建成一个FOF,拉长时间看,主动管理产品能在2016年及2019~2020年阶段性跑赢指数,但在近三年没有明显的超额。

因为我自己也想再配点高股息资产,所以就在全市场搜罗些优秀的主动基,有些名字上直接带红利的产品,你们自己也能挑选。

今天,我更想讲讲刚挖到的一只关注度不高但业绩很好的红利策略主动基金——广发稳健策略(006780)。

光看名字,我一开始以为是“固收+”,但一看业绩,今年以来收益27%,感觉不像是“固收+”今年能做出来的收益。我仔细翻了翻它这一年的定期报告和持仓,想不到用的正是红利策略。

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是杨冬,任职以来(2024年1月4日至12月9日)取得了26.49%的收益,相对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15.78%)有着10.71%的超额。在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它今年的最大回撤只有13.34%,波动还比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14.53%)更小。

这样的表现,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究研究。

02

多元化是不断穿行的钥匙

前面我们提到,近几年好些红利主题的主动管理型基金都没跑过指数,那广发稳健策略(006780)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选股方法,能够大幅跑赢指数呢?我们从它今年的6份定期报告中找找答案。

翻了这只产品年初的2023年四季报和2023年年报,不管是持仓明细,还是投资策略和运营分析,仍是前任基金经理传统的主观多头风格。

而在2024年1月4日杨冬接手后,在其第一份定期报告里写到——

从定期报告中可明显看出,杨冬的红利策略已经投射他的组合和报告中去,而且加入了量化的手段,基于“景气度”和“量价指标”筛选出一批高股息资产。

随后的两份季报和一份中报,都对其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字数不多,但全是干货,重点一目了然。

结合其持仓特点可以看到,杨冬在管的广发稳健策略采用的策略十分多元,有量化,有AI+人工智能,还有他擅长的宏观趋势把握与自上而下的个股精选,并且在市场的不同阶段,都有着策略上的侧重。

整体来讲,杨冬采用的是多元化的红利投资策略,在查阅更多资料以及深度挖掘以后,我对这个多元的理解分为两个层面:一层是红利的增强方法,另一层是量化策略中的风格因子。

先来说前者,我认为主观、量化和AI是广发稳健策略收益增强的主要方式,这三者之间互相独立,但又互为补充。

其中,主观扮演的角色像方向盘一样,负责把握大趋势以及对个股基本面的深入挖掘;量化是去做价值发现,挖掘主观不容易发现的规律和个股;AI模型部分则类似“人类交易高手”,在符合一定基本面条件的红利股票池内做波段交易,追求为组合增厚超额收益。

作为从业17年、管理组合超过14年的老手,杨冬主动管理的经验非常丰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广发基金杨冬团队给出了多策略的答案》,里面有提到他带领的主动量化团队是如何探索多策略投资的。

在这篇访谈中,杨冬提到,自己有1/3时间放在宏观策略研究,1/3放在量化,1/3放在主动选股上。在他带领的主动量化团队中,两个量化研究员的专业背景是金融工程、统计学,陈可专注基本面量化选股,擅长多策略融合,陈伟则专攻Alpha选股及人工智能AI算法与投资方向的结合。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团队作战,将“自上而下的主动研究”和“自下而上的量化投资”相结合,挖掘行业和个股的超额收益。

这里再细细说量化策略,杨冬团队的量化最大特点是“有人味”。一般的纯量化更接近“套利”的逻辑,比如写一个策略,去挖挖市场上有哪些通用的规律,但这样的规律是比较零散的,不一定总是有效。

但杨冬他们的量化过程更像基金经理在“思考”,有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先对股票池进行细分,再定义风格、优化因子,然后还要对量价和基本面进行等权打分。这一套都做完了,再去筛选基本面有一定增长,并且量价表现也不错的公司。

通过量化选出相应的股票之后,还要跟主观进行交叉验证,确定权重,这样量化和主观才能更好地无断层融合。

那量化策略中风格因子的多元体现在哪里呢?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孵化,杨冬团队目前入库的红利风格策略已经有20多个。他们不是单纯追求股息率,而是寻求多元化的风格或者因子来整体增强。

首先,他们把红利风格重新定义成动量、国企和低波三大类,在其中进行选股切分。第二,在业绩因子上规避周期股利润顶部和高杠杆公司。第三,针对股息率因子进行改进,规避利润的价值陷阱。最后,通过量价和基本面的等权打分,筛选出符合其需求优质公司。

03

不一样的红利组合

光说投资方法,可能有点抽象,我们结合持仓再来看看。

广发稳健策略(006780)今年以来在股票型主动基金中,夏普率达到1.37,排名30/2898(数据来源:Wind,韭圈儿APP,截至2024/12/09)。高夏普的秘密我们在基金持仓里就可见一斑。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持仓特点的话,那就是“两低一高”:低估值、低持股集中度、较高换手率。

首先,从重仓股的平均市盈率来看,广发稳健策略今年的持仓市盈率明显低于同类平均。

其次,低持股集中度是量化的一大特点,广发稳健策略的持股集中度从一季度的43%,降到了三季度的33%,而同类平均基本稳定在45%左右。

与量化相关的还有一个特点是较高的换手。一方面,量化策略决定了较高的换手率;另一方面,杨冬之前就说过,单只股票不可能一直在价值发现的阶段,价值收敛的速度往往非常快。10月8日那日的行情应该让大家感受深刻,在牛短熊长的A股,更需要这样快速有效的换手。

从前三季度的十大重仓股来看,杨冬连续持有三个季度的个股仅为2只,剩下的都在根据行情调换。根据历史经验,使用量化策略选出的股票,单只股票占基金净值的比例往往不会太高,一般会控制在 2%以内,持仓比较分散;主动选股的持仓单只股票占净值比则会相对更高,持仓更为集中。

比如在今年一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波动较大,春节后市场展开反弹。组合大幅增持了港股的高分红标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是港股,主要分布在公用事业、电信等领域。而这些标的持仓占基金净值比多数在3%以上,大概率是主动选股的结果。

其中,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占净值比超8%,连续持有至三季度末,前三季度该标的累计涨幅近57%,显示了基金经理良好的主动选股能力。

二季度,港股市场表现不错,其中高分红和互联网服务板块更加突出,广发稳健策略提前潜伏高分红板块,净值自然比较亮眼。

反观A股市中,以银行、油运、公用事业为代表的低波动、低估值资产有较好的持续性,组合适当提升了A股的持有比例,加仓了基础化工、煤炭等资产。

到了三季度末,广发稳健策略的前十大重仓股已经切换到了AH股的券商龙头,其实券商不算是特别典型的红利股,如果没有主动挖掘,可能光买传统意义上的红利就吃不到10月券商的那波行情。

但不要因为这而认为其会偏离红利策略这一初衷,我计算了一下半年报中全部持仓的股息率,平均达到了6.18%,依然稳稳守住高股息资产的根本。

整体来看,从近三个季度的重仓持股来看,杨冬较为偏好港股标的。这也比较好理解,相对而言,港股市场相比A股还是有着明显的折价,其股息率自然更具有竞争力。

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其持仓一直有4%出头的国债配置,它也可以算收息资产的一种,当然可能也有流动性的考量。

总的来说,广发稳健策略(006780)这样一种带有主动精选且有着明显超额的红利主题基金,在低利率时代会是配置组合里的一环。

往后看,随着两个重要会议的落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红利的配置价值还会持续上升。

文章来源:拾三圆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